碗粿 Uánn-Kué

為父母皆為麻豆人的孩子,第一次吃「碗粿」理所當然是在麻豆;但我後來求學成長的地點,是遠離麻豆的台南市中心。於是每次只要吃碗粿時,心裡總會不自覺默默比較差異,常常在各種碗粿找出屬於該攤販的獨特之處。

就跟許多食物的配對一樣,碗粿也有屬於自己的配對。在台南,吃「米糕」配「四神湯」,吃「蝦仁飯」配「鴨蛋湯」,吃「粽子」配「味僧油條湯」,吃「蚵仔煎」配「豬血湯」,吃「碗粿」則習慣配「浮水魚羹」。

先說碗粿的伴侶「浮水魚羹」,台南人愛吃這種偏酸甜的口味,這也反應在羹湯上,而這也與福州菜特色略同,據說是過去,留在台南的福州兵在此遺留的家鄉味。當然這類家鄉味,多少在離開了家鄉後,一如語言腔調,都會有所變形轉化,生活環境的交際影響跟食材取得限制,又或者是料理者因地制宜、與當地料理變化,最終產生耳目一新的樣貌。

至於碗粿呢,在香港也有類似的食物,稱為「砵仔糕」(廣東話發音),「碗」對應「砵仔」,而「粿」則對應「糕」。一樣都是差不多的食物,只是「砵仔糕」給我的印象則是像甜品多於鹹食,雖然碗粿本身多少也偏甜,但內容物有許多鹹食,譬如台南除了一般的豬肉香菇蝦米蛋黃外,還會加上滷肉燥,再淋上每間不同的醬汁做為佐料。

醬汁大多以偏甜的醬料為主,當然也吃過比較特別的,譬如加蒜泥或甜辣醬的,也有偏鹹的醬膏,應有盡有、根本很難用主觀判斷哪一種最好吃。因為從醬料、浮水魚羹的差異比較之下,更可以細細品嘗每一道「碗粿」的不同,以我個人而言,我反而喜歡加蒜泥的味道,應該非常不傳統吧?


By 大郎頭

  • Digg
  • Del.icio.us
  • StumbleUpon
  • Reddit
  • RSS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